【文汇APP】“大学生毕业后愿意去的地方才叫人才高地!”这所高校硕士毕业生就业100%,越来越多学子留在临港新片区工作

发布者:邱骋 发布时间:2021-12-04

上海电机学院

大四伊始,电气学院智能自动化专业2022届毕业生王博文就已和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签约,决定扎根临港开启人生新篇章。王博文并非个例,在上海电机学院,不少学生早早就手握多家企业抛来的橄榄枝。截至8月31日,上海电机学院2021届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达97.93%,其中硕士毕业去向落实率为100%。

老师们还发现,近两年来,毕业后选择留在临港新片区工作的毕业生越来越多了。以2021届毕业生为例,上海电机学院共有169名毕业生扎根临港新片区,占比居临港高校前列。

这份就业成绩单的背后离不开学校在就业工作中的付出。校方介绍,学校通过产学融合,联合培养、共建基地等方式,依托临港管委会和产业区,共享共通信息平台,组建临港朋友圈,多方蓄力助力毕业生顺利找到心怡工作。

深化产学研合作,电气专业研究生百分百就业

据上海电机学院发布的2021届毕业生数据:从行业分布来看,毕业生流向“制造业”的人数比例最高,为29.61%,其次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7.87%)和建筑业(7.41%)。

“电气工程一直是我校的就业王牌。”上海电机学院党委学工部副部长张跃辉介绍,2021届电气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实现百分百就业。

百分百是如何做到的?据悉,学校就业服务工作全员上阵,尽一切力量“引流入海”,招聘岗位“滴水成湖”。学校专门搭建“云平台”,推出生涯课程辅助学习视频,帮助学生精准找到就业方向。

上海电机学院采取“订单式”培养育才模式,先后开设三菱电梯“项目经理”联合培养班、华虹集团“芯片制造工程师”定制培养班、宝钢人才定制班,为企业输送了135位优秀毕业生。此外,学校与临港集团、春秋航空、安装工程公司、地铁维保有限公司等签订了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同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厂、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上飞装备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风电、积塔半导体等企业初步达成联合培养毕业生的合作意向。

之所以临港新片区对毕业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也离不开学校对临港朋友圈的积极拓展。在上海电机学院,每年举办两场大规模的招聘会,入驻企业达250多家。其中,至少三成企业来自临港新片区。如今,除了线下招聘,学校还积极通过线上拓宽就业渠道,全年累计向2021届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发布上海自贸新片区招聘信息近千余条。95.21%以上的毕业生满意自己目前所签约的工作。

越来越多毕业生愿意留在临港

日前,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发布重磅消息,为推进高质量人才高地建设,加大吸引人才支持力度,特别是支持五个新城建设,经上海市高校招生和就业工作联席会议研究,试点在五个新城和自贸区新片区就业的本市应届研究生毕业生符合基本条件可直接落户的政策。

消息一出,临港多所高校师生均为此感到振奋,更多学生想要留在这里工作了!

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19级研究生王孚人是同学口中的“面霸”。在今年求职时,他手握多个offer。综合考虑职业发展、住房、人才政策以及临港未来产业集群发展方向后,他最终选择留在了临港。在临港的七年时间,他目睹了这里日新月异的发展。“临港不仅有好的政策、优美生态环境,还有不错就业机会,这里值得我为之奋斗。”王孚人说。

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新片区将初步建成最现代、最生态、最便利、最具活力、最具特色的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未来五年内,临港新片区将引进20家左右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的研发中心,建设30家国内领先的开放型产业创新平台,培育引进50家以上高质量科技服务机构;到202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超过45%。

临港新片区投资促进中心主任顾长石告诉记者,目前临港新片区的很多产业尚在建设之中,未来2-3年这里将有更多人才缺口,迎来人口导入的高峰期。一边是蓬勃发展中的人才缺口,一边是高校源源不断输出人才。如何给二者搭建桥梁,把临港高校培养的人才留下来?

“打造人才高地并非一句空口号。”顾长石的一番话振聋发聩。“大学生毕业后愿意去的地方才叫人才高地。”但是,从临港高校毕业生去向来看,临港新片区仍然面临人才流失难题。从培养人才到留得住人才,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是关键。

顾长石还介绍,“十四五”期间,临港新片区预计新增供应各类住房1600万平米、约20万套。与此同时,公共租赁住房及人才公寓方面,将提升建设品质和装修标准,为大学毕业生、新引进人才等人群提供保障。



  作者:吴金娇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片:上海电机学院

链接:http://wenhui.whb.cn/zhuzhanapp/xue/20211204/437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