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校友企业家齐聚一堂 共话学校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

发布者:邱骋 发布时间:2021-05-18

为推进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卓越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514日下午,学校召开教育发展基金会工作研讨会,邀请基金会理事会成员、校友企业家代表、校友代表共聚一堂,围绕“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大国工匠”这一主题进行研讨。校领导鲁雄刚、胡晟、李晓军出席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晓军主持。



78级校友、上海新航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志明发言认为:产教融合要从概念改革落实到行动实施,充分发挥和调动年轻一代的执行力。把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通过基金会的推动运作不断深化,实现学校、校友、企业“三方共赢”。注重发挥自身传统学科的优势,做好“电机”文章。同时抓住发展机遇构建“项目制”激励机制,将产教融合纳入区域发展整体规划框架中,促进高等教育融入区域创新的产教城体系。

78级校友、上海凯航通力船用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德华:学校地处临港新片区,要迎合国家、上海及新片区发展定位的要求。应用型大学要及时把握科技与产业技术需求,并提前布局,除了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之外对行业发展、市场需求和客户痛点的深度认知,也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


79级校友、上海建工集团党委副书记何士林:培养大国工匠是当前国之大者,也是时代所需,是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电机学院作为高校,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机遇与挑战并存,特别是作为应用型大学来说,机遇大于挑战。


78级校友、上海电气集团教育中心主任、常务副校长瞿龙祥:大国工匠、产教融合,都要有体系性的设计,要找到自己的生态链,多元、共赢、互相连在一起,要点面结合。大学需要评估对自身领域内企业转型发展的贡献度、影响力,体现一种价值、能力,从支持、支撑到引领产业发展,再靠资本、政府政策,产教融合才会水到渠成。


78级校友、上海丝凯依纺织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明:大国工匠,不是急功近利的教育,首先应该让整个社会重视和发扬工匠精神。同时推进“校企共建”是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完善治理体系的重要途径。让社会力量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学科建设,使教育形成强大合力,使教育目标更清晰,教育效果更有效。


2003届校友、偲节采购管理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唐亮:母校在双师队伍的实践中一直有着优良的传统,“教学相长”放在“产教融合”的语境下,核心交集首先在于“教”。我们应创新机制,为优秀教授、年轻教师提供到世界500强大企业、好平台、乃至创业企业去短期“挂职”的实践机会。


会上,校长胡晟代表学校对前期工作进行了回顾,同时表示下阶段学校在大力推动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项目的同时,加强与龙头企业、校友企业合作力度,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加强基金会领域和校友工作的校际合作。全力推进临港校区三期工程建设,把握好建党100周年和学校建校70周年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扎实、有效、快速地推进学校全方位的发展。


党委书记鲁雄刚表示,理事及校友代表的发言结合各自工作实际,高度凝练、情真意切、非常精彩,充分展示了各位校友对学校开展产教融合和人才培养的关心和重视。产教融合是学校新一轮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基金会社会捐赠这个桥梁,开拓学校的产学研用渠道,做好产教融合、成果转换等全方位的校际合作机制建设。社会捐赠不仅仅是资金获取,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由此产生的社会声誉的重要体现,体现出了学校、校友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信任。今后要定期展开交流,让更广大的校友了解学校的进步和发展,使学校、校友和企业共同努力、共同成长,形成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合力。



其他参会人员也对“产教融合”主题进行头脑风暴,大家踊跃发言,展开热烈讨论。会上对教育发展基金会近期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随后举行了两项捐赠仪式,上海新航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捐赠用于继续支持“新航星”演讲与辩论竞赛。上海灿续电子科技中心捐赠,用于支持学校“智慧教室”建设。本次基金会研讨会得到了我校96级校友、上海康桥实业集团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汤柳鶄的大力支持。(谢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