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高校“大手”牵中小学“小手” 搭建平台实现思政课程资源共享

发布者:邱骋 发布时间:2021-03-18

图说:“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推进会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新民晚报讯记者郜阳3月17日报道:高校的“大手”拉住中小学的“小手”,搭起一个平台,实现思政课程资源有效共享。昨天,上海电机学院举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推进会暨党史学习教育集体备课会。由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与临港大中小学校联系沟通,建立了浦东新区临港地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工作的基本架构,打破了德育资源壁垒。6所合作共建学校代表参会。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根据学校发布的《上海电机学院2021年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建工作方案》,将从三方面开展2021年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建工作。“首先是开展课程研究。结合思政教育一体化课程建设实际,进行思政教育一体化相关课题顶层设计。以中本、中高班为试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通过课程研究,加强思政课一体化共建实践探索与成果总结。”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范冬姣介绍。二是开展教研活动。采用教师集体备课、同上一堂课等形式,组织思政教师集体教研。通过教学比武,加强学校思政教师间的交流,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和思政教学能力。此外,围绕“建党100周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主题,学校联合开展学生层面的系列实践活动。开展“行走的课堂”等社会实践,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让思政教育形式多样,使学生入脑入心,有所收获。

图说: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范冬姣发布共建工作方案

浦东新区建平临港小学赵亚敏书记表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每个学段思政教育都发挥着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小学阶段的重点是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去年,我们邀请了临港高校的退伍大学生士兵来训练我们的护旗队。老师们明显感受到,孩子们对国旗更尊敬、更热爱了。”他说。赵亚敏希望扩大合作范围,深化合作内涵,让思政教育落到实处、激发活力。

昨天的会上,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张旭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洁分别以《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引领中华民族?》为题作了备课。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校长王全忠热情邀请两位教师来校上课。他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学校和上海电机学院“同根连枝”,思政教育早该一体化了。王全忠说,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党史学习教育是铸魂育人的主阵地,期待有更多教师助力中学小学思政课教学与研究。

上海市临港科技学校校长张黎明希望通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平台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内容要因地制宜,形式上具有亲和力,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

上海电机学院党委副书记杨若凡告诉记者,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已积极探索开门办思政,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多场域融合,营造教师讲好思政课、学生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目前已取得一些阶段成果。开门办思政课,正在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单一走向丰富,从碎片走向整合,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有限走向无限,推动学校构筑多主体协同、多资源整合、多路径贯通的体制机制,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的创新要求。

链接:https://wap.xinmin.cn/content/31921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