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讲科学故事、增课堂互动、审课程考勤……看电机老师如何让线上课程“动”起来

发布者:潘帅豪 发布时间:2020-04-14

受疫情影响,这学期我们开始了线上教学。如何更好地贯彻“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如何更好地利用好网络平台,值守好特殊时期的教学岗位?网络教学如何精准施策?电机教师们有着深入的思考。

材料学院管仲毅老师本学期负责教授《材料热力学》和《无损检测技术》这两门课程,对于线上教学,他进行了充足的准备和思考,让线上课程 “动”起来。


考勤灵活:“一个都不能少” 

管老师的课程采取的是提前录制的方式,同学们可以通过超星平台在线学习。为了方便通知消息和辅导答疑,管老师还组建了课程QQ群,按周课时发布学习内容,在群公告中指出学习目的与重点。对选课同学不是一个自然班的情况,他动员同学积极自荐和推选学习群管理员和学科代表,比如同学推荐许橙同学、方冰晶同学和高玉同学主动担当,协助做好教学工作。

有的同学忘记在网课平台上签到,但实际上后台数据显示他已经完成了课程学习。管老师发现,对于学生的考勤,不能简单地按签到情况来“一刀切”。每次课程,管老师都会细致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核对,“核对的首先出发点不是看缺勤,而是要甄别出学习状况。” 有同学虽然没按周签到,但通过“学习通”提前预习完成,但也的确有部分同学签到了,但没有在“学习通”完成任务,对此,管老师会及时在QQ群上通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线上学好,确保“一个都不能少”。

 

教学互动:方便学生理解和思考

针对线上教学的特殊情况,管老师认为,此时准备的教学PPT等课件,要有所针对调整。如何更好地实现隔空互动,这是他格外关注的方面。

在《材料热力学》网络课程的绪论部分,管老师会将一些课程所需的“体系”“环境”“隔离”“平衡”等基本术语,与同学居家防疫隔离的情况相联系,将这些基本概念和基础定律与当前的形态结合起来,方便同学们更快速地理解这门课程。

考虑到直播课可能会遇到设备不足、网络卡顿等问题,于是管老师采用了提前录制的方式,在录制课程的时候尽可能地营造教与学互动。他认为,老师不能在眼前没有学生的情况下就只顾自己讲解“满堂灌”。所以他预先在课程PPT中置入空白的页面,在录制过程中当做手写黑板,对重要的公式配合解说,学生可以随着板书过程加深理解,录屏演示过程中留给同学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消化的空间。材料1711班许橙同学表示:“管老师的课讲解的很仔细,每个知识点都给大家讲解到位,遇到重点难点会逐一剖析,化繁为简,形象生动,易于理解。”德泰材科1811高玉说:“管老师的教学非常严谨,条理清晰,容量大,内容详细,讲课过程中旁征博引,生动有趣,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而且由于是录播课程,方便我们在课后随时复习课程内容。”

 

讲解生动:在听科学故事中学习

对于理论课,学生难免会感到枯燥乏味。对此,管老师在教授理论的过程中插入科学故事和工程实践案例,力求把理论课程的语言表达趣味化、科普化、工程化,力求在听科学故事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的目的。

受课本每章之后介绍科学家故事的启发,管老师在课程的绪言概论授课中搜集了课本中按科学家命名的定律、关键公式、科学实验和验证过程的经典热力学物理化学科学发展历史,列举中外伟大科学家的里程碑贡献,并配上科学家的照片和生平简介,通过这些经典科学贡献和对学科与工程领域推进发展的历程,统揽全书的各章节,既尊重科学本身,又能和工程案例串联。材料1811班方冰晶同学有深刻的感受,“管老师很重视知识点的概念讲解,而且每一章的概念都是前后联系,环环相扣的,在讲解时很详细深入,还会介绍学科发展历史、引用实践案例,让我们加深理解。”

此外,管老师还考虑到学生手边可能没有课本的情况,提前将课本中的部分内容通过拍照等方式安插到PPT中。就像课堂授课一样,可以让同学们同时阅读课本的某页或者查看课本的图表,让同学们有在课堂身临其境的感觉。(潘帅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