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企业痛点成产学研切入点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3-10-06

日期:2013-10-06 作者:樊丽萍 来源:文汇报

大锻件中心实验室从大学搬到企业一线,探索全新校企合作模式—— 企业痛点成产学研切入点
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买来最好的厨具,却烧不出一手好菜。”最近召开的首届大锻件制造产业发展峰会上,一位国内重型装备企业的高管,用这句话形容大型锻造件生产的现状。
大锻件标志着一个国家基础装备制造业的实力,国内几家生产大锻件的重点企业,目前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装备。“有些关键制造技术我们算是突破了,但到生产阶段,人家做10个合格9个,我们10个里只能做成一两个。”业内专家说。
把新技术、新成果直接运用到生产上,缺乏中试环节是大锻件生产中的“硬伤”。这次的峰会上,不少专家认为真正的产学研合作应该就从中试切入——这个关节点上,不管是缺了高校还是少了企业,都不行。
联合攻关瞄准中试环节
在大锻件生产上,一说到中试,很多企业只喊心痛。所谓中试环节,即是企业要针对在生产一线遇到的问题进行技术解剖和理论分析。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蒋新亮直接拿实际产品举例子。一个重达226吨的整锻发电机半速转子,只要内部出现一条1.6毫米的细缝,产品就被判不合格。做这样的半速转子,我国在核心技术上已实现了突破,打破了国外的封锁和垄断,但生产工艺的科学性却还有待提高。业界统计,我国大锻件生产的总体能耗要比国外高2倍;我国锻件材料利用率为50%-55%,而日本是70%-75%。
一年前,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产学研合作中心在上海电机学院成立。大锻件中心负责人、上海电机学院院长助理于忠海教授介绍,和传统的产学研模式不同,新成立的大锻件中心重点抓的不是单个企业的项目,而是瞄准中试环节,把卡住一批企业的共性技术作为攻关课题。
大锻件中心的“合伙人”除了上海电机学院,还有一家是大锻件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上海电气重工集团。根据协议,市教委和上海电气重工集团每年都将各投入1000万元、连续5年支持该中心的建设。
让校企科研人员真正“在一起”
校企联手攻关行业的共性技术,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可少。
“过去搞产学研,企业和高校看上去是合作,其实分家分得很清楚。企业提问题,高校出技术解题,等成果拿出来,大家一拍两散。”于忠海告诉记者,产学研合作要深入持久,一定要想方设法让校企的科研人员能够真正在一起。
距上海电机学院仅1.2公里的上海电气重工集团下属的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内,企业提供了1200平米的独立厂房,用来做大锻件中心的企业试验研究基地。
把大学的科研实验室搬到企业一线,好处显而易见:打通了技术研发、中试试验和企业生产之间的快速通道。
“搞技术的人不去企业,不了解生产情况和困难,根本做不出真学问。”大锻件行业知名专家、上海电机学院教授任运来说得更为直接。大锻件中心成立后,任运来被聘为上海重型机器厂的副总工程师,负责企业大锻件成形工艺技术开发与管理,牵头企业工程人员和大学科研人员一起搞技术联合攻关。
于忠海介绍,为了建立更长远的校企合作,目前,大锻件中心设立了校企人员的柔性流动机制。学校每年派遣2名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为调动教师到企业参与研发的积极性,挂职期间,学校不仅保持教师在校的正常薪酬,并给予适当的挂职津贴。另一方面,企业的11名工程技术人员也被聘为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知识服务团队核心成员。
让科研人员“安心”是关键
让高校的科研人员对产学研合作投入更大的主动性,需要更多的制度松绑。
为了吸引“高手”加盟,大锻件中心建立了岗位和薪酬相匹配的人事制度。首席研究员实行竞聘上岗,按照每年40万元的标准发放岗位津贴;特聘岗位则根据工作时间和工作任务,按照每年5万-12万元的标准发放岗位津贴;聘任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担任兼职技术研究人员的,根据贡献率,在岗位月津贴的基数上做动态调整。
“给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他们才能长期安心于产学研合作。”一位国内装备企业的资深工程师告诉记者,无论是大锻件还是其他行业,基础共性技术研究薄弱,让众多企业苦不堪言。  于忠海告诉记者,包括大锻件在内,工业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都拥有强大的从事产业共性、前瞻、关键技术研究的研究机构。这些机构在弥补市场功能缺陷、加速技术扩散、支持企业创新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技术基础平台作用。“共性技术研发的短板必须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