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关于举办“第一届全国高等院校工程应用技术教师大赛”的预通知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5-07-25

各部门、二级学院: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决定于2015 年11月在浙江杭州举办“第一届全国高等院校工程应用技术教师大赛”(以下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宗旨

教育部倡导在高等院校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该计划的关键在于要有一支既懂理论知识又有工程经验的教师队伍。大赛针对当前高等院校中青年教师的现状,本着提高教师的工程技能,增强工程实践经验,坚持工程技术应用方向,融合卓越工程师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要求,以现代制造、环境与新能源、自动化系统、电子信息和电气工程等若干技术领域工程项目为背景,通过工程应用项目(或教学实验项目)的设计和实践,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开展技术竞赛。大赛提倡设计创新、应用创新,旨在促进培育新一代既懂理论又重实践的“卓越工程师”教师人才队伍,以提升高等院校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赛项设置

大赛围绕现代制造、环境与新能源、自动化系统、电子信息和电气工程五大主题,设置13个赛项。每个赛项配置一套实施平台,包含硬件和软件配置(赛项实施平台见附件2)。

(一)现代制造(MM:Modern Manufacturing)

数控机床控制技术
机械系统装调与控制技术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

(二)环境与新能源(E&E:Environment and Energy)

新能源风光发电技术
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三)自动化系统(AS:Automation System

工业机器人与机器视觉应用技术
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
工业网络集成控制技术
过程装备及自动化技术

(四)电子信息(EI:Electronic Information)

电子技术创新设计与应用
物联网技术

(五)电气工程(EE:Electrical Engineering)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电力电子与调速技术

 

三、大赛方式

大赛采用开放式的创新竞赛模式,参赛选手在上述13个赛项中任意选择一个项目,依据大赛所提供的赛项实施平台硬件和软件资源,在大赛前期自主设计一个工程应用系统或一套教学实验系统(二选一),并在大赛期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所选的赛项实施平台上加以实现。通过创新设计、创新研发和实施,考核教师的工程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在所选的赛项实施平台上自主设计的一个工程应用系统,要求系统具有工程应用价值,或能模效国民经济领域中的某种应用,或可服务于民生和社会,或有申请工程应用专利的取向,或有参加国际国内工业展览的可能,或能引起投资者的兴趣。也可以在所选的赛项实施平台上自主设计的一套教学实验系统,要求系统具有教学实验使用价值,或具有新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创意,或能覆盖多门课程、多个知识领域的知识点。

大赛支持原创性的系统构想和设计,支持在赛项实施平台上的微创新,可以跳出赛项实施平台固有的运行模式,从新的角度去思考设计新的工程应用系统,或从培养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构造新的实验教学系统。大赛不限定命题,不拘统一答案,重在考察参赛选手的创新设计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但要求设计的方案要在选定的赛项实施平台上实现(即在竞赛平台软件和硬件条件下实现创新)。

大赛实施流程

(1)参赛选手报名时,任选上述13个赛项中的一项,并进行网络注册。大赛组织方根据参赛选手报名注册情况,定期举办赛项实施平台技术培训。参赛选手可以选择性地参加赛项实施平台的技术培训,通过对赛项实施平台的技术训练和体验,熟悉赛项实施平台的技术细节和应用功能,组织方将无保留地向参赛选手开放赛项实施平台的技术资料、图纸、测试程序和软件资源等。

(2)参赛选手根据所选的赛项实施平台,在大赛前期自主设计一个工程应用系统或一套教学实验系统(二选一),并独立按要求撰写方案设计书,设计书内容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组成、创新点分析、价值与效果分析、系统实现与实施说明和施工图纸等,通过网络提交给组委会,作为参赛入围条件。

(3)参赛选手提交的方案设计书,根据参赛选手对竞赛实施平台基本技术条件的理解应用能力和创新设计可以实现的程度,通过专家评审(评审规则另行公布),选取优胜者进入全国总决赛。

(4)在总决赛期间,参赛选手利用赛项实施平台硬件和软件资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方案的系统实现,并提交系统运行试验报告,包括运行结果、实施成功的亮点和不成功的原因分析等。参赛选手可以选带一名学生配合现场实施,或者由承办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协助完成实施。

(5)由评审专家主持,对参赛选手就项目创意、实施效果进行答辩,同时接受同组参赛选手的质疑。答辩和质疑采用现场边陈述边演示的方式进行,时间20分钟。

(6)专家评审组根据参赛选手提交的方案设计书、现场实施与运行情况和答辩与质疑状况,从系统设计的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成熟度及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决出竞赛奖项等级(评判规则和评分细节另行公布)。

 

四、报名方式及要求

(一)参赛对象:从事高等院校工程应用技术教学工作的45岁(含)以下教师。

(二)组队要求:以学校为单位组织若干参赛队,同一赛项限报2名教师,每位教师限报1个赛项。

(三)报名方式:大赛报名系统将于2015年4月正式启动,请各参赛队登陆大赛官方网站,注册并登陆报名系统,填写参赛队详细信息(报名表见附件3)。报名截止时间为2015年9月25日。

(四)参赛要求:每一赛项均由1名参赛选手按大赛规则要求独立完成。

 

五、奖项设置

(一)每一赛项分别设一、二、三等奖(分别占各参赛队数的10%、25%、35%),由大赛组委会颁发相应的获奖证书和奖品。

(二)对获得各赛项一、二等奖的选手,由主办方授予“全国高等院校工程应用技术教师大赛优秀教师”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

(三)根据参赛高等院校获奖总数和获得一等奖总数,主办方将为获奖总数相对较多的高等院校颁发大赛“优秀组织单位”荣誉证书。

(四)在主办方网站公布获奖者名单、简介等相关信息。

 

六、其他事项

(一)大赛动态请实时关注以下网站:

大赛官方网站:http://skills.tianhuang.cn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网:http://www.hie.edu.cn

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网站:http://www. tianhuang.cn

(二)大赛最终解释权归属大赛组织委员会所有。

(三)大赛不收取报名费,比赛期间参赛选手及联系人的食宿由大赛办公室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人事处

2015年7月25日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关于举办“第一届全国高等院校工程应用技术教师大赛”的预通知.pdf (235.32 KB)
2015-07-25 11:08